tel 咨询电话: 133 0719 7726
tel_m
您的位置: 首页 > 行业知识 > 潜江声屏障

居民楼电梯噪声需合力破解

发布时间:2024-08-18 人气:1 作者:

  “电梯噪声每天都让我们不胜其扰。”近期有小区居民向本报和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,楼内电梯运行时产生的噪音,长期影响他们的正常休息。记者调查发现,反映问题的居民均住在居民楼的顶层,有关问题虽然是个案,但事关民生无小事。各街道目前对此的接诉即办虽已尽力,但仍处于“单打独斗”且效果不理想。专家觉得,目前阶段,属地街道、社区物业等相关各方形成合力,是突破这一问题的必要条件。

  “……我的屋子有声音,我的妈妈房间有声音,早上有声音……”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多多(化名),用汉字加拼音,在一张纸上歪歪扭扭写了一整页。母亲李女士无意间在孩子的桌上看到这张纸,揪心坏了,电梯噪音问题已给孩子带来了心理阴影。

  2020年12月,李女士向本报反映了翠城馨园409号楼的电梯噪音问题。12月11日,记者来到她家,翠城馨园409号楼共有28层,李女士家在顶层,从她提供的平面图可以清楚地看到,该楼共有3部电梯,最右侧电梯的机房位置,与李女士家的卫生间近乎一墙之隔。

  “你听,就是这一个声音!”采访过程中,李女士几次中断讲述,让记者听电梯的噪音。仔细分辨,楼内电梯运行时,会有两种声音传入李女士家,一种是轿厢上升或下降时出现的“嗡嗡”声,另一种则是轿厢停在楼层时的“咣当”声。起初,这样的声音需要在嘈杂的环境声中仔细分辨,但在屋子里时间长了记者便发现,一旦开始在意电梯的声响,这些声音就越来越明显了。

  李女士和记者说,问题是从2020年5月开始凸显的,她的孩子刚上一年级,每天要早睡早起,而她自己居家办公,所以电梯的声响对于孩子和大人都有不小的影响。

  离开李女士家,记者赶到属地垡头街道办事处咨询相关情况,并希望凝聚各方力量,共同推进解决。工作人员说,经电梯维保单位测试,李女士家所在楼的电梯噪音分贝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。但此前李女士聘请过深圳的一家降噪公司做测试,结果显示噪音超标。

  对比电梯维保单位和电梯降噪公司提供的资料,开头都标有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》字样,内容不同的是,电梯维保单位依据的是《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》,而电梯降噪公司则依据《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》。

  “不能只讲标准讲数据,咱们要带着温度去做工作!”发现分歧点后,垡头街道办事处工委副书记赵洪玉带领职能部门,不断尝试解决。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到李女士家了解情况,街道包楼干部专门和李女士互加微信,随时沟通。而小区物业也多次出资对楼内的电梯进行调整,更换过包括曳引机在内的诸多电梯零件。但对于李女士来说,实际体验效果仍不太明显。为了缓解噪音问题,社区和物业还和其他居民沟通,征得理解后采取了临时措施,让楼里的一部电梯夜间停运。

  2020年12月11日当天,记者跟随属地街道、社区工作人员再次来到了李女士家,共同商议进一步解决办法。对于相关部门的工作态度李女士表示满意,但具体问题仍很难谈拢。李女士推荐由深圳的降噪公司来进行降噪,但每部电梯超过4万元的报价该由谁承担?业主、物业、电梯维保单位,还是走公维资金?就拿公维资金来说,动这笔钱需要征求大多数业主的同意,但电梯噪音问题在一栋楼里影响的只是少数人,征求大多数业主的理解和支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  除了资金出处不明,技术瓶颈也是一大难题。今年2月25日,记者对该问题进行回访时,李女士告知,去年记者登门走访后,小区物业协调电梯维保单位,对楼内电梯又进行过一次降噪处理,但效果仍不明显。

  推进虽然艰难,但也引发了相关各方的思考,在接下来的工作中,各方凝心聚力仍是不变的大方向,电梯维保单位严把技术关,小区物业从居民诉求出发落实好具体工作,属地街道、社区发挥好协调作用。保持这样的框架,相互配合,问题继续推进仍有空间。

  同时期,记者梳理12345接到的大量诉求发现,全市很多街道办事处都接到过类似的诉求,都在努力“接诉即办”,但均遭遇费尽周折却收效甚微的尴尬境地,亟待各部门合力破解。

  在针对诸多案例的追访中,记者发现细节何其相似。刚搬入新居的毛先生小两口也为此苦恼不堪。“我们俩一起打拼多年,好不容易买下这套二手房,去年9月欢欢喜喜地入住,没想到每晚却要忍受电梯的咣当声。”

  2021年1月23日,记者来到毛先生家。双龙南里小区的居民楼多为6层板楼,而毛先生所住的116号楼是一栋塔楼,楼内共3部电梯,中间一部处于长期停运状态,东西两部正常运行,毛先生家紧挨着西边的电梯。毛先生说,在他们购房和装修过程中,这部电梯多数时间处在停运维修状态,因而起初并未发觉噪声问题。

  毛先生带记者来到次卧,电梯间就在次卧衣帽间后方,和卧室共用同一道墙。电梯机房在电梯间顶部,与毛先生家隔着2米左右的夹层。噪声最明显的就是次卧,但客厅和主卧也受到噪声干扰,电梯一运行,房间里就回荡着持续不断的“嗡嗡”声,随后声音会突然变大,接着“咣当”一声后恢复安静。这些“嗡嗡”和“咣当”声正是从楼顶传来。

  “白天还好点,到了晚上就更糟心了。楼里有些邻居下班晚,常常晚上12点电梯还在运行。好几次我刚要睡着就听到电梯响,我的心就跟着提了起来。白天上班很累,晚上回来还休息不好,很闹心。”毛先生说,为了能睡好觉,他买了耳塞,由于长时间佩戴耳塞,他还患上了外耳道炎。

  毛先生告诉记者,物业曾派维修人员上门检测。毛先生一边说,一边将储存在手机里的拍摄视频拿给记者。从视频记录来看,电梯运行过程中,室内噪声基本维持在34分贝左右,最低时32分贝,最高时达到39分贝。按照相关标准,夜间卧室噪声应在30分贝以下。

  随后记者与属地南磨房地区办事处进行了沟通,了解到属地街道为此做了大量努力。记者发现,该案例与翠城馨园的电梯噪声问题相比,问题的起因、解决的难处都相同,甚至毛先生也找到了深圳的一家降噪公司。不同的是,毛先生已经就该问题向法院提起诉讼,而小区物业也表示不再接受任何调解,同时拒绝接受采访。

  “其他街道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?我们也想参考一下,做了很多努力,非常着急。” 2021年2月24日,记者联系到小红门乡政府时,工作人员表示正在千方百计想办法,但很多方面捉襟见肘。辖区内鸿博家园1期2号楼也面临同样的电梯噪声问题。

  张老伯家住在2号楼的顶层,楼里两部电梯,一大一小,听得时间长了,老人甚至能分辨出噪声是哪一部电梯发出的,根据噪声的大小,电梯里的人数甚至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。

  记者看到,张老伯家客厅的桌子上摆着一副红色“耳机”,张老伯说,这不是耳机,而是耳罩,他在客厅看书时,就得把耳罩戴上,听不见声响才不心慌。张老伯告诉记者,他的心脏不好,做过支架,老伴儿也患有高血压,电梯运行的声音传到屋里,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。

  抱闸的声音在张老伯家听起来酷似有人在敲门,深更半夜,来这么一响,二老吓醒了,常常瞪着眼睛直到天亮。楼里的电梯机房就悬在张老伯家厨房上端,一墙之隔。张老伯说,早先严重的时候,连碗柜上的碗都震下来过。后来街道做了不少工作,电梯也做了降噪处理,现在没那么大动静了,可声音还是难忍。“夏天开着窗户,听着外面的车水马龙感觉还好些,秋冬季天凉,一关上窗户,这噪声就更明显了。”

  2月26日,记者从属地小红门乡政府了解到,张老伯从2020年4月开始向社区及12345反映相关问题。针对此情况,鸿博家园第三社区党总支书记带队第一时间到张老伯家中了解情况,并联系小区物业公司对电梯进行检测、调试,并通过在电梯井内安装隔音棉等措施实施降噪。后经电梯维修工作人员测量电梯间噪音值为72分贝,符合国家使用标准,针对该处理结果,张老伯仍认为噪音过大,影响其生活,表示不满意。

  此后,小红门乡政府“12345”接诉即办主管副乡长牵头,组织小区开发商——小红门房地产开发公司、建设单位——田华建筑公司、物业单位——世纪美泰物业公司等相关部门召开现场会,协商解决此问题。经协商,物业公司聘请电梯专业维修人员到现场继续改进,通过调小电梯间隙、降低电梯运行速度等方式再次实施降噪处理,同时请第三方专业检测公司工作人员到场检测电梯噪音,现场测量值符合国家标准。

  由始至终,张老伯对小红门乡政府、鸿博家园第三社区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都表示肯定和满意,多次入户沟通、情绪疏导这些工作都很到位,但张老伯也一再说,不管电梯机房噪音分贝是否符合标准,这声音传到屋里确实还是影响很大,还是得再想想办法。

  关于顶层电梯噪音问题,小红门乡政府表态,将和属地社区继续同小区物业沟通,时时关注电梯降噪的新技术方法,如有其他有效处理方式将协调物业单位尽快实施。

  电梯降噪难在哪儿?技术瓶颈和资金出处不明究竟如何破解?记者向专业人士进行咨询。

  北京电梯商会会长缪步升分析认为,居民听到的电梯“嗡嗡声”,需要通过增加隔音棉降噪的办法来处理,首先要检查电梯的井道,看是否有改造空间,隔音棉只有贴在井道内壁上,才会有降噪效果。而居民听到的“咣当”声,要从曳引机查起,看是否是设备老化引起的。根据经验判断,目前大多数曳引机产生噪声都不是设备本身的问题,而是调试不当,首先要检查曳引机的减震垫是否牢靠,然后还要到机房检查制动系统中的弹簧和杠杆等部件,这些零件调试不当都有可能引起噪声。

  关于资金问题,社区问题专家陈凤山认为,根据电梯噪声分贝检测结果判断,分为两种情况,首先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,就要看噪声产生的原因,如果是由于先期设计、安装、采购出现的问题,应由小区开发商负责解决,如果是后期设备故障或老化产生的问题,则要依据小区物业和电梯维保单位签订的合同确定谁担责。另一种情况则是测量结果符合国家标准、但的确对居民生活构成较大影响,责权利难以“一刀切”,开发商、属地街道、小区物业及全体业主都可以成为出资主体,是相互推诿还是形成合力,组织和引导很关键。

  陈凤山说,电梯问题其实类似楼房屋顶漏雨问题,受影响的是一家一户,但需要楼顶整体做防水,涉及到动用公维资金,由于大多数业主没有受到影响,很难达成共识。根据《民法典》相关规定,投票表决需要楼内三分之二的业主参与,其中三分之二业主表决通过才能动用公维资金,这一表决办法也可以适用于电梯的改造,“通过不断宣传、积极引导,提升小区物业、业委会的公信力,同时使其他业主对遇到问题的业主产生共情,是值得尝试的方向。”

  2020年底至今,在对电梯噪声多个案例的调查追踪中记者发现,这类问题能够实现“接诉即办”实属不易,不过办理过程中有一些“雷”容易激化矛盾,还望各属地街道及职能部门多加留意。

  例如多份督办单上记载,属地街道反馈意见都写着居民“反映情况不属实”,居民满意度则标明“不满意”,显然很多矛盾从一开始就存在,这给后续工作难展开埋下了伏笔。

  “我打电话反映是希望有人帮我解决问题,你们不能拿数据说事,证明我无中生有。”很多投诉人如此吐槽。居民反映电梯噪声问题后,小区电梯维保单位进行噪声分贝测试,这是最容易产生矛盾分歧的环节。当居民确实受到噪声的困扰,而相关部门只凭借数据冷冰冰地否认对方的感受,也是最令居民感到寒心和反感的。只有工作人员亲自到现场去倾听,和居民耐心沟通,将心比心才是好的开始。社区问题专家也一再强调,检测结果只是为解决问题提供大概方向,并非“黑与白”的标杆,以人为本才是核心。

  此外,在技术问题上,居民并非专业人士,有时反映问题时说电梯有噪声,于是一些电梯维保单位就玩起文字游戏,只对电梯本身来测试,证实电梯机房噪声分贝符合国家标准,实际上电梯机房噪声分贝合格,并不意味着声音传导至居民家中后,居室内的噪声也达标。相关职能部门还需要擦亮双眼,别让个别物业公司或电梯维保单位钻空子。

  记者跟踪电梯噪音问题3个月以来最深的感受是,无论推进多艰难,相关各方保持合力解决的思路,任何一方都不“掉链子”,居民才能有信心,矛盾才不会进一步激化。有了相互理解的大前提,问题的推进才不会永远卡在一个点上。(景一鸣 鹿艺佳)


相关产品

其他文章


X 开云体育官网是什么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 13307197726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